新賽季誰能奪冠?詳細分析各大球隊的缺陷:湖人內線弱勇士首發(fā)老!
82
2025 / 08 / 13
2025年8月12日,今年夏天最大的戲碼要數(shù)勇士和庫明加的拉扯了,雙方從上個賽季的出現(xiàn)間隙到現(xiàn)在完全撕破臉。其變化之快,讓各大球迷迅速圍觀。但庫明加并非是今年夏天唯一一個身為受限制非自由球員與球隊進行談判的,那么到底是為什么導致了這么多球員與球隊僵持不下呢,下面是我的一點分析。
今年夏天受限制自由球員(RFA)續(xù)約集體遇冷的現(xiàn)象,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盡管 2025-26 賽季 NBA 薪資帽同比上漲 10% 至 1.546 億美元,但球隊實際可支配的靈活空間極為有限。根據(jù)勞資協(xié)議,薪資帽漲幅被嚴格限制在 10% 以內,而球隊支出增速更快 —— 例如勇士、太陽等爭冠球隊已接近或超過第一土豪線(1.959 億美元),簽下 RFA 可能觸發(fā)高額奢侈稅。這種結構性矛盾導致球隊更傾向于「止損」而非「投資」:勇士寧可犧牲陣容補強進度,也要迫使庫明加接受 2 年 4500 萬美元的「球隊選項合同」,也不愿承擔長期薪資風險。
以庫明加為例,其團隊認為他作為 23 歲鋒線具備全明星潛力,應獲得年薪 2000 萬 + 的合同;但勇士管理層認為他「效率波動大、防守選位意識不足」,僅愿提供年均 2250 萬且附帶球隊選項的合同。這種分歧在吉迪、格萊姆斯等球員身上同樣存在 —— 公牛認為吉迪的投射短板(生涯三分命中率 32.1%)難以支撐頂薪,而 76 人對格萊姆斯的「曇花一現(xiàn)」表現(xiàn)持懷疑態(tài)度。
更關鍵的是,傷病風險與即戰(zhàn)力需求的博弈加劇了球隊的謹慎???托馬斯因腿筋傷勢僅打 23 場比賽,籃網(wǎng)對其續(xù)約持觀望態(tài)度;庫明加若接受資質報價(790 萬),則需承擔下賽季被雪藏的風險。這種「高風險、低回報」的預期,使得球隊更傾向于用中產特例或底薪填補同位置需求,而非鎖定長期合同。
隨著 nba 進入「超級頂薪時代」,RFA 的生存空間可能進一步壓縮。球隊在續(xù)約時會更注重球員年齡、傷病歷史、戰(zhàn)術適配性等「硬指標」,而非單純依賴潛力評估。而對于球員而言,「試水市場」的風險成本顯著上升。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